①②
  晨報96101現場新聞(記者 張樹婧)10月18日,本報以《法海寺石碑斷裂 游人心疼》為題,報道了香山北法海寺內順治年間的古碑斷成兩截。昨天,北京晨報記者進行回訪時發現,石碑已於日前修好,海澱文委工作人員稱用原材料在原址進行了石碑修複,並修建圍欄加好房網強保護措施。
  北京晨報記者昨天在北法海寺內看到,斷裂的四至碑已在原址被修複,背面清晰可見斷裂處的修複痕跡(圖1),石碑四周還安裝了約1米高的圍欄,以防游人靠近。記者10月中旬採訪時,曾看到石碑斷裂倒地(圖2),熱心市民楊先生指著碑辦公室出租後的文字告訴記者,“這塊碑規定了受寺廟保護的植被範圍,而且歷史悠久,斷了太可惜。”昨天記者發現,重新立起來的四至碑背面的文字已清晰可見,上寫著“敕賜萬安山法海禪寺四至界址”,寫明寺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管轄範圍。在北法海寺內共有四塊石碑,之前受到破壞的僅有四至碑一塊,經過這次事件,其餘三塊碑也“沾光”都被裝上圍欄。
  北京晨報記者就此致電海澱文委執法隊趙先生,他表示石碑修複工作大約在兩周前完工,已盡最大努力恢複原樣,遺憾的是還能看到斷裂痕跡,為裝潢了保護寺內四塊石碑以及避免游人拓印時破壞碑體,在幾塊碑周圍都修建了圍欄。趙先生稱,今後會讓石碑所在地西山林場加強巡邏力度。
  張樹婧/攝
  線索:辰先生
  ■晨報資料
  法海寺
  法海寺全名為萬安山法海寺,位於香山南麓,因與石景山模式口法海寺南北對應,也稱作“北法海寺”。據文獻記載,法海寺於清順治十七年間重修,改為法海、法華寺二寺,康熙年間又經葺修,乾隆年間再次擴建併在殿堂懸以額聯。相傳,法海寺是曹雪芹出家之地,寺內有多處石刻古跡,具有豐富的紅學文化研究價值。斷裂後被修複石碑為順治十七年(1660)年奉當鋪旨示禁碑,上刻“敕賜萬安山法海禪寺四至界址”。  (原標題:法海寺斷裂石碑原址修複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20farsd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